探索海外项目安全管理“321”新模式

每周五,都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外中心安全总监马强固定的视频巡检时间,打开摄像头、接通麦克风,根据各海外项目施工情况,直接连线现场人员,沟通重点安全要求,了解责任落实情况……一问一答间,现场安全管理状况逐渐勾勒清晰,再根据现场回传的视频、照片做好分析。“虽然无法时时深入海外施工现场,但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推动安全工作顺利开展。”马强说。

该公司通过视频巡检、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融合、中外员工“师带徒”结对,探索完善特色海外项目安全管理模式,海外市场保持长周期安全生产良好态势。其中,沙特项目SP103队连续17年安全生产无LTI(损失工时),受到甲方通报嘉奖,科威特项目SP918队在当地市场修井机安全业绩考核中位列第一名。

落实3项巡检,安全管理直达一线

目前,该公司在海外共有钻修井队31支,分散在5个国家、10余个油区市场。如何克服距离遥远、现场分散、通讯联系不便等不利条件,实现国内与海外、现场与后方有效沟通,使安全管理直达海外基层一线,成为海外安全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该公司按照海外HSE管理体系要求,通过“每周一项专项检查、一次远程培训、一次专题连线”的方式,完善视频巡检模式,加强对海外基层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结合各项目施工进度、安全形势、重点工作等为每个项目确定检查主题,每周开展一轮专项检查,对启动项目重点检查“搬迁安”作业规范,对施工项目重点检查侧重井控、设备安全等,通过“照片视频分析+资料查验”方式,帮助基层“会诊”安全管理问题。

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该公司结合重点工作提示,组织国内安全专家、专业管理人员,编制培训课件,通过“云”授课,每周对现场安全官进行一次远程培训,有效指导现场工作开展。每周组织海外一线人员与国内视频连线,全面了解基层安全生产状况,通过视频安全交底、专项督导、联合演练等方式,实现国内与海外基层安全工作有效联动。

推动双向融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每日,墨西哥项目部外籍安全官马里奥都会收集整理当地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项目部安全副经理肖永军也会将国内安全规定翻译成当地语言。分门别类地做好安全规则的对比分析,形成项目管理制度,是两人的“必修课”。“做好海外安全工作要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当地、国内不同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肖永军说。

为积极融入当地安全管理体系,该公司海外现场安全标识均采取汉语和当地语言双语书写,现场安全分析、工作许可等重要记录文件翻译成当地语言,大力选聘培养外籍安全官,现场安全会议也鼓励用英语或当地语言召开。翻译国内制度要求时,充分考虑到外籍员工的认知习惯和接受能力,按照YSE(允许)和NO(禁止)进行归纳提炼,形成工作清单,对重点内容采取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

同时,该公司注重吸收国外安全管理经验,借鉴沙特阿美、壳牌等公司事故案例分享模式,组织编制《石油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国际篇)》。参考国外案例重建模式,把事故案例搬到现场,通过静态模拟、仿真展示等方式,加强员工对事故案例的直观认识。该公司还参考国外“STOP卡”“Near Miss(未遂事件)”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海外项目开展全员安全行为观察和正向激励,累计纠正不安全行为、消除风险隐患130余项。

做好一个结对,实现安全能力有效提升

当地小伙子阿萨德到该公司土库曼斯坦项目部报到的第一天,项目部就安排了具有7年海外工作经验的平台经理牟向辉做他的“中国师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牟向辉不仅要向他传授工作技能,还要对他的安全直接负责。

随着土库曼斯坦、孟加拉国等钻井项目启动,外籍员工在新入职员工中的占比已在一半以上,新员工安全能力不足成为海外安全工作的制约因素。为尽快补齐这项短板,该公司海外项目大力开展中外员工“师带徒”,帮助外籍新员工平稳适应工作角色、提升安全能力。

“中国师傅”不仅要为“洋徒弟”示范讲解各项标准动作,还会通过“理论课堂”“手指口述”等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要求。海外项目组织开展师徒间的安全践诺、隐患查找、指标对抗赛等专题活动,徒弟的安全表现,也成了师傅的重要考核指标。目前,该公司海外项目通过指定师傅、签订师徒协议等方式,累计完成拜师结对200余对,新入职外籍员工实现100%全覆盖。(蒋 振 马 强)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