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阎茹钰 通讯员 仝道丰 崔 震
8月2日,晨曦微露,科威特北部沙漠腹地,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在科威特石油资源丰富的稠油区,1800余口油井昼夜不息地开采着黑色黄金。
由于稠油油层易出砂,抽油杆易堵塞,需要修井队不停为油井做“微创手术”,刚为SR-144井完成“手术”的中原石油工程科威特SP-985修井队,马不停蹄奔向5公里外的另一口“生病”油井。记者在这里见证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搬迁。
5时,平台经理廖绪涛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天气情况。当收到大风预警后,他连忙制定备用方案,打算趁着早上风小、气温低先收放井架,加快搬迁组织进度。“想要在这片沙漠里高效完成一口井作业,需要应对高温‘烤验’、与风沙赛跑。”看着瞬息万变的天气,廖绪涛感慨地说。大漠里飞沙卷地是影响作业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当地规定,当风速超过35公里/小时,就必须停止起吊作业。
抢时间,决不能丢安全。在井场外,搬迁车队早早列队,安全官马广秀根据安全清单逐一检查,“我们在开工前,会认真检查每组搬迁装备、工具、车辆的安全状况,组织所有参与搬迁的人员召开安全会,严抓车辆、吊装、高空等现场作业安全”。
阳光炙烤下,滚烫的沙漠升腾起阵阵热浪。记者戴上安全帽和墨镜,穿上厚重的工服、工鞋在太阳底下10分钟就已经全身湿透。在这样的环境下,拆卸、运输、组装井架等“大家伙”的难度可想而知,员工虽然身上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但是干起活儿来依旧风风火火、毫不含糊。
一些在科威特同台竞技的国外钻井队,常因边拆卸、边吊装出现“两头忙两头乱”的情况。相比之下,中国的井队搬迁现场如同庖丁解牛,一切井然有序。在井场四周,记者见到设备都已经进行分类“打包”,零碎工具被整齐摆放在“打包盒”里。
钻井总监祝换磊介绍,这是该队在科威特搬迁施工时的一种特色做法。搬迁前,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钻井队制定搬迁货物清单、优化吊装车辆摆放、明确运输车辆进场次序,将所有设备设施划分为井架底座、循环罐、泵房、机房、营房等模块,各模块同步“打包”,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我们将长期闲置物资进行转存,对爬犁及场地物资进行模块化、标准化管理。当吊车到位后,就可以一次清扫完旋转半径内所有物资,有效减少吊装及搬迁车次,提升了安全水平和效率。”祝换磊说。
在这片沙漠工作了7年的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现场监督穆罕默德,对现场无缝衔接的搬迁工序和员工专业的表现称赞有加。他说,SP-985修井队是他接触过的最好的修井队。
搬迁进行2小时后,一场大风“如期而至”。大风裹挟着黄沙,扑向设备和人员,风沙打在脸上像利刃划过一样生疼,哪怕穿戴着全套防护用具,鼻子、耳朵、嘴巴还是被吹进了不少沙子。
“这只是小场面,比这辛苦的时候还多着呢。每年一到风季,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会吞噬沿途一切,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廖绪涛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都挤满了沙粒,说完继续奔向下一处设备。漫漫黄沙中,他的红色身影渐渐远去,留下一串一往无前的足迹。
受大风影响,吊装作业无法正常进行,于是现场启动了第二个搬迁方案。大家开始组装外围设备,在风沙减弱前做好准备工作。17时,风速降到30公里/小时以下,队员们果断抓住时机,让40余米高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四周绷绳将井架牢牢固定。
夜幕降临,持续一天的搬迁工作终于结束。看着井架高高矗立,廖绪涛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一天“奔波出诊”、一天“看病治疗”,平均2天就要“问诊”一口油井。这样高强度、快节奏连续搬迁是这群“油井医生”在科威特的日常。
廖绪涛告诉记者,中原石油工程科威特SP-985修井队去年圆满完成180井次修井和搬迁任务,创下了科威特石油工程市场年度单队搬迁数量最多纪录,叫响了“科威特轻骑兵”的名声。今年以来,该队共完成78井次修井和搬迁任务,日费率保持100%,平均搬迁时间10小时,在科威特沙漠上持续刷新着“中国速度”。